公告:

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民普法教育的指示精神 ! 数字化经济的浪潮已经悄然到来!让我们共同迎接数字化新时代带给我们的便捷!
电话: 18601087810 13269261731 网址: www.zzlshyfl.com www. CGTVshyf.com www.CDTVshyf.com 监督电话: 18601087810 邮箱: cctvfz@126.com 证件查询

豫北医学院学子赴新乡原阳开展 “健康‘童’行,安全‘救’在身边”暑期社会实践

时间:2025-07-10 阅读:1785 来源:中国数字电视《社会与法》栏目新闻采编中心

分享到:

豫北医学院学子赴新乡原阳开展

“健康‘童’行,安全‘救’在身边”暑期社会实践

中国中央数字电视《社会与法》栏目讯(通讯员傅好祯 孙付印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理念,切实提升基层地区青少年卫生健康素养与应急救护能力,7月2日,豫北医学院仁智书院精心组建的“乡”约盛夏结伴牵手“童”行专项实践团,由9名具备扎实医学专业知识的成员组成,奔赴新乡原阳县桥北乡马井学校,开展了“健康‘童’行,安全‘救’在身边”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。此次志愿服务以系统化、专业化、趣味化的教育模式,为该校学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卫生健康与急救知识科普盛宴。

图为团队成员为同学们讲解急救法。腾飞彤 供图

一、趣味课堂:以趣启智,科普知识浸润童心

实践团以“健康‘童’行,安全‘救’在身边”为主题,通过“理论讲解+实操训练+心理互动”的模式展开志愿服务。在卫生健康知识科普环节,团队成员用动画短片开场,搭配色彩鲜艳、内容丰富、易于理解的PPT,讲解传授个人卫生、用眼健康、营养饮食等生活中必要知识。“急救知识小剧场”环节中,学生们积极指出错误急救行为,在互动中加深对正确方法的记忆。互动问答小游戏采用“知识抢答”形式,以校徽钥匙扣等作为奖励,激发学生参与热情,现场氛围热烈。

图为同学们认真学习包扎法。傅好祯 供图

二、实操演练:多维实践赋能,筑牢安全防线
在急救实操教学环节,实践团构建"理论讲解 - 标准演示 - 分组实践 "的闭环教学体系。团队成员通过图文结合的PPT课件,将复杂的急救操作要点提炼为简明口诀,便于学生记忆掌握。现场演示阶段,学生们在实践团成员的细致讲解与规范示范后,开始自行投入急救知识演练。学生相互配合进行包扎练习,模拟手指擦伤,先用酒精棉球仔细消毒 “伤口” 周围,再取纱布轻轻覆盖,最后用医用胶带固定,整个演练过程中,学生们专注投入,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,在互动实践中加深了对急救要点的理解与记忆。

图为团队成员向同学们演示环形包扎法。赵梓淇 供图

实践团还通过特色实践项目深化育人成效。在"扫雷大挑战"团队游戏中,学生需通过沟通协作完成虚拟排雷任务,该项目设置沟通障碍模拟突发状况,锻炼其团队协作与问题解决能力。"掌心的温暖"互动环节中,学生在彩纸上绘制手掌并书写实践感悟、急救要点或祝福,团队将作品制成纪念册并附急救知识小贴士,既留存成长记忆,也实现知识的二次传播。

图为同学们学习包扎法后的成果展示。吴庆雯 供图

图为同学们进行“扫雷大挑战”趣味活动。孙付印 供图

三、多方协同保障,夯实实践实效根基
实践团依托专业优势与多方协作,构建起全方位保障体系,为志愿服务顺利开展筑牢基础。团队成员凭借医学院校专业背景,在社会实践筹备阶段即系统完成队员招募、专项培训、物资筹备等工作,并与马井学校、当地村委会等建立联动机制,通过前期沟通协调,精准对接教学需求与场地资源。

图为同学们进行急救学习后的绘图留影。吴庆雯 供图

作为具有75年办学历史的马井学校,凭借完善的教学设施与教学管理体系,为课程开展、实操演练提供了专业场地支持,多方合力确保志愿服务安全有序推进。

此次志愿服务创新运用多维度教育模式,有机融合医学专业知识与趣味教学方法,不仅帮助小学生掌握了实用急救技能,还在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和心理健康引导方面取得显著成效。实践团成员表示,未来将持续发挥医学专业特长,深化基层安全教育实践。志愿服务成果将通过制作短视频、撰写实践报告等方式进行系统总结与展示,为探索医教结合的创新实践路径提供有益参考。

图为结束后团队成员和同学们的留影。申冰妍 供图

编辑:李志明